2007/03/25 | 我所钦佩的讲《论语》的于丹
类别(阅书感言) | 评论(1) | 阅读(73) | 发表于 21:28

今天上传播学,是辅修的第一堂传播学的课程,老师没有讲太多知识点,却跟我们提起最近百家讲坛中的“红人”——于丹。于丹是北师大的教授,据我们传播学老师说,他还是于丹的学生。之前,听说过于丹这个人,也知道她讲《论语》很出名,但是听到的她的消息不全是正面的东西,所以对这个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,今天看了这个节目,我的心情真是久久不能平静。

“把你现在说的话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文章。”鲁豫这样说于丹。我们传播学老师也说于丹是一个口齿特别伶俐的。在节目开始之前,我一直想她的说话会到达一个怎样的水平。等看了节目,我真的被震撼了。我总是以“书虫”自居,但是看了于丹的节目,我的头深深的埋了下来,没有语言,心里委实酸酸的。虽然我对自己说,我是学国际经济贸易的学生,我要有自己的专业,术业有专攻,我不能把文学学的那么精通;我也对自己说,于丹老师毕竟是北师大的教授,我一辈子都是比不上的。但是,听着于丹出口成章的语言那么优美那么迷人,我真的觉得原来自己什么都不是,我没有资格把自己看得那么高傲那么重要,我自己也有一句名言是:当一个人太把自己当人的时候,他就不能称之为人了。说起大道理好像很容易,但是真正让自己做出点什么,却又感觉那么那么难。现在,却真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。读书!读书!这是我看完于丹节目的第一反应。

于丹一两岁的时候认字,五岁半就开始读《红楼梦》了,我很惊讶。她说,自己的日记不是叙事形式,而是活在自己的虚拟空间中,写感受,把自己写到很多故事的情节中,我摇了摇头,自愧不如。晚上去图书馆,借了几本文学类的书籍,我知道这又是我的一时兴起,但是我有感觉知道我的文学素养已经被我自己压得太久了。用的东西都是那些,很多东西都压在心里,压的久了,想要启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。于是,要重操旧业,好好做一个合格的“书虫”。

于丹语录:

1、人不管怎么表达,都会是一种善意。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善意都应该得到尊重。

2、在传播趣味上,要让你说的东西里面有发散性,有很多缺口,大家能够有他心里的互动,他还能参与,这样一种松散的状态反而在传播中是最好的。

3、要用传播的策略去激活经典的内容,让经典在传播中得到一种生命感悟式的阐发角度。

4、一个人,所谓的优点和缺点没有绝对一说,所有的缺点都是有点的延伸线,所有的优点都只不过是缺点放对了地方。

5、优点缺点统称为特点,就是一个人他之所以为他的东西。

6、有的时候人的成长就是“回顾所来径,苍苍横翠薇”,有时你突然看到自己的童年,你看到那么一个不自信的、生涩的、莽撞的自己,傻傻的站在时间的那一端,你就会觉得,流光能改变人多少心里的痕迹啊。

6、每一个人生命中都会有很多基因,它都会在某一种环境下去成长。

7、其实人为什么要受大学的教育,是让你逐渐建立起来一种人格的觉悟,让你找到你的自信,在一个匆忙的旋转的世界里面找到一个恒定的点,让周围生动起来,让你的生命被激活,也就是说绚烂之极应该是在这个时候。然后走出校门,你真正去穿越世界的时候,可能会逐渐逐渐的归于平淡,到那个时候,你那种仓皇和忐忑就会隐去,你内心那种圆熟和那种自信会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来。

8、你堆积了所有生命的色彩,但终于要有一个生动的圆心,让你圆融成为一种最透彻的色彩。这个时候它不是一种苍白,而是所有的生动融入起来,这就变成你的生命状态。

9、我生命里面的那个手电筒,它的作用不是在我进入沙漠的时候给我光明,而是在我穿越成长之后给我勇气。它是人在少年莽撞的时候,你对于自己梦想那样一种勇敢的行动。

10、天空中的阳光是金灿灿的,而且你能准确地感受它的质地,好像是一大把一大把的金属沫,刷拉拴拉地砸到沙漠里,落地成金。

11、我当时觉得沙丘是如此古老,而我自己是如此年轻,就觉得你是去赴一个千年之约。

0

评论Comments